旧-帮助文档
回到 GrowingIO
  • GrowingIO 帮助文档
  • 快速提交工单
  • 快速上手-Web
  • 快速上手-移动端
  • 快速上手-小程序
  • 产品更新日志
  • 分析工具
    • 事件分析
    • 用户分群
    • 用户细查
    • 漏斗分析
    • 活动分析
    • 落地页分析
    • 分布分析
    • 智能路径
    • 留存分析
    • 留存魔法师
    • 活跃用户分析
    • 热图分析
      • Web 端热图
      • App 热图
    • 单图
    • 微信应用用户分析
    • 小程序-分享分析
  • 看板
    • 自定义首页
    • 概览看板
    • KPI看板(企业版)
    • 小程序预置看板
    • 微信内嵌页预置看板
    • 实时监控模板
    • 业务场景
  • GIO 小程序看数助手
  • 广告监测
    • 创建监测链接
      • 推广 App
      • 推广网页
      • 推广小程序(微信)
    • 数据报表
      • 应用级数据
      • 深度数据分析
      • 数据指标说明
    • 推广管理
      • 监测链接
      • 广告活动
      • 推广渠道
    • 渠道配置指南
      • 腾讯社交广告
      • 今日头条
      • 百度原生信息流
      • 微博超级粉丝通
      • 爱奇艺
      • Inmobi
      • 微信广告平台
      • 凤羽广告平台
      • bilibili(B 站)
    • 其他功能
      • 日志导出
      • 维度配置
      • 权限配置
      • 反作弊规则
      • 深度链接配置
    • 相关知识
      • UTM 参数使用指南
      • 创建小程序的推广码
      • 移动端转化归因
      • 默认的渠道来源跟踪
      • DeepLink 启用新域名
    • 广告监测FAQ
  • SDK 文档
    • SDK 简介与安全性说明
    • 各平台 SDK 支持明细
    • SDK 更新日志
    • Web JS SDK
      • Web JS SDK API
      • Web JS SDK 常见问题
    • Android SDK
      • Android 无埋点 SDK
      • Android 无埋点 SDK API
      • Android 半自动采集浏览事件
      • Android 埋点 SDK
      • Android SDK 常见问题
    • iOS SDK
      • iOS 无埋点SDK
      • iOS SDK API
      • iOS 半自动采集浏览事件
      • iOS SDK 1.X旧版本升级指导
      • iOS 埋点SDK
      • iOS SDK 常见问题
    • Hybrid SDK (App内嵌H5)
    • 小程序、小游戏以及内嵌页 SDK
      • SDK 更新日志 - 小程序 & 内嵌页 & 快应用
      • 微信小程序 SDK
        • mpvue+第三方插件 添加代码
      • 微信小游戏 SDK
      • H5 内嵌页 SDK
      • 支付宝小程序 SDK
      • 百度小程序 SDK
      • QQ 小程序 SDK
      • 字节跳动小程序 SDK
      • 快应用 SDK
    • React Native 无埋点 SDK
      • ReactNative 埋点 SDK
    • Flutter 埋点 SDK
    • Cordova 埋点 SDK
    • Weex 埋点 SDK
    • API Cloud埋点 SDK
    • AppCan 埋点 SDK
    • Java 埋点 SDK
    • PHP 埋点 SDK
    • GrowingIO Debugger
      • 验证打点事件
  • 数据模型
    • 用户模型
      • 访问用户
      • 登录用户
      • 用户属性
    • 事件模型
      • 什么是事件
      • 无埋点事件
        • 访问事件及属性
        • 页面事件及属性
        • 动作事件及属性
      • 埋点事件
        • 埋点事件及属性
    • 统计模型
      • 指标--事件的度量
      • 维度--事件的属性
      • 预定义的指标和维度
  • 数据定义
    • 用户变量
      • 登录用户变量
      • 访问用户变量
    • 页面级变量
      • 查询条件直接设置成页面级变量
    • 无埋点圈选
      • Web 圈选
      • App 端圈选 App
      • 电脑端圈选 App
      • 小程序数据定义
      • 微信内嵌页数据定义
      • 圈选指标管理
        • 合并简单指标
        • 复合指标
    • 埋点事件
      • 埋点事件级变量
      • 转化变量
    • 小程序事件和变量
  • 数据管理
    • 新版数据管理功能说明
    • 无埋点事件管理
    • 埋点事件管理
    • 变量管理
    • 合并事件管理
    • 计算指标
  • 系统配置
    • 组织管理
    • 项目管理
    • 用户管理
    • 权限管理
    • 爬虫规则
    • 账号管理
    • UTM 映射管理
    • IP及域名数据过滤
  • API
    • GrowingIO API 认证
    • 广告监测链接创建服务 API
    •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创建服务 API
    • 原始数据导出 API
      • 原始数据导出字段说明
        • 无埋点事件
        • 埋点事件与变量
        • 广告相关数据
        • 通用字段说明
      • 原始数据导出 2.0 API
      • 原始数据导出 1.0 API(已废弃)
      • 原始数据导出 API 的升级迁移
      • 原始数据导出格式及处理建议
    • 统计数据导出 API
    • 埋点数据上传API
    • 用户变量上传 API
    • 项目管理 API
    • 数据管理 API (GDPR)
    • API 更新日志
  • 常见问题
    • 基本问题
    • SDK 集成
    • 圈选常见问题
    • 指标和维度
    • 数据安全
    • 产品使用
    • 数据统计差异
    • 无效指标清理说明
  • 内容贡献者
  • 帮助文档问题反馈
Powered by GitBook
On this page
  • 预定义指标
  • 第一部分:用户级指标
  • 第二部分:访问级指标
  • 第三部分:页面级指标
  • 第四部分:事件级指标
  • 预定义维度
  • 第一部分:用户来源维度
  • 第二部分:地域信息维度
  • 第三部分:设备信息维度
  • 第四部分:其他维度
  • 第五部分:用户性别
  1. 数据模型
  2. 统计模型

预定义的指标和维度

预定义指标

第一部分:用户级指标

用户级指标:项目级别的用户总量统计

访问用户量(web/app/小程序)

访问用户的数量。

新访问用户量(web/app/小程序)

(接入 GrowingIO 后)365 天内第一次访问网站/小程序;打开App的访问用户数量。

登录用户量(web/app/小程序)

登录用户的数量,需要上传登录用户 ID 。

新登录用户量(web/app/小程序)

(接入 GrowingIO 后)第一次登录网站的用户数量。

访问用户的技术说明 :

Web:根据 cookie 。

APP:根据用户唯一 Id 区分访问用户(Android 用户的唯一 ID 为:Android_ID 或 IMEI;iOS 的唯一 ID 为:IDFV 或 IDFA)。即使用户删除应用再安装,用户 ID 仍然不变。

小程序:默认按照cookie判断访问用户;如果不取关小程序,则cookie不会发生变化;当设置forceLogin后,则会默认按照openid来判断访问用户,且不采用365的限制。

第二部分:访问级指标

衡量网站总体访问情况

访问量(web/app/小程序)

访问的数量。被页面级变量分解时,代表着包含该页面的访问的次数。

每次访问页面浏览量(web/app/小程序) [ 页面浏览量 / 访问量 ]

平均每次访问浏览的页面的数量。

人均访问页数(web/app/小程序) [ 页面浏览量 / 用户量 ]

平均每个用户实际浏览过的网页数量,由 [ 页面浏览量 / 用户量 ] 得来。

人均访问次数(web/app/小程序) [ 访问量 / 用户量 ]

平均每个用户访问网站(打开 App)的次数。

总访问时长(web/app/小程序)

所有访问的总时长,以分钟作为单位展示,不统计时间跨度小于1秒或大于1天的访问。不能使用页面级维度(域名、页面、自定义页面级变量)分解。由于Web端无法准确获取到用户的离开时间,所以最后一个页面的访问时长不会包含在总访问时长中。

平均访问时长(web/app/小程序) [ 总访问时长 / 访问量 ]

平均每次访问时长,以分钟作为单位展示。不能使用页面级维度(域名、页面、自定义页面级变量)分解。

人均访问时长(web/app/小程序) [ 总访问时长 / 用户量 ]

平均每个用户的访问时长,由 [ 总访问时长 / 用户量 ] 计算得来。

退出次数(web/app/小程序)

用户退出网站的数量,通常需要在一定范围内,因为所有的用户最终都会退出网站。 与页面级变量一起使用时,统计的是该页面作为用户一次访问中的最后一个页面的访问的次数。

退出率(web/app/小程序) [ 退出次数 / 访问量 ]

如果与页面级变量一起使用,统计的是该页面作为退出页的次数,占这个页面被访问的总体数量的比例。 每个页面都有可能成为退出页,因为用户总要离开网站,但是如果关键流程中的页面退出率高,就说明页面出现了问题,用户本应该继续完成操作,但是中途退出了。 *退出页:用户在一次访问中访问的最后一个页面,是这次访问的退出页,也就是用户的这次访问是在这里结束的。

总页面停留时长(web/小程序/app)

总页面停留时长(分钟)指标只能被页面级维度(域名、页面、自定义页面级变量)分解,代表着用户在当前页面上停留的总时长,不统计停留时长大于3个小时的页面。由于Web端无法准确获取到用户的离开时间,所以最后一个页面的停留时长不会包含在总页面停留时长中。

平均页面停留时长(web/小程序/app)[ 总页面停留时长/(页面浏览量 - 退出次数)]

平均页面停留时长(分钟)指标只能被页面级维度(域名、页面、自定义页面级变量)分解,代表着用户在当前页面上停留的平均时长。

进入量(web/app/小程序)

访问用户进入网站/小程序进行访问的数量。

访问用户人均进入次数(web/app/小程序) [ 进入量 / 访问用户量 ]

平均每个访问用户进入网站/小程序进行访问的数量。

总进入时长(web/app/小程序)

用户进入网站/小程序进行访问的总时长,以分钟作为单位展示。 与页面级变量一起使用时,统计的是该页面作为用户一次访问中的第一个页面的访问的时长。

平均进入时长(web/app/小程序) [ 总进入时长 / 进入量 ]

用户平均每次进入网站/小程序进行访问的平均时长,以分钟作为单位展示。

每次进入页面浏览量(web/app/小程序) [ 进入总页面浏览量 / 进入量 ]

平均每次进入带来的页面浏览的数量。

跳出次数(web/小程序)

访问一个页面就离开的次数。即一次访问中只访问了一个页面。

跳出率(web/小程序) [ 跳出次数 / 进入量 ]

只有一个页面浏览的访问占所有访问的比率。

高跳出率表示访问者对到达站内时访问的第一个页面不感兴趣,没有继续访问更深入的页面,或者是登录页面设计

第三部分:页面级指标

衡量页面的访问情况

页面浏览量(web/app/小程序)

用户实际浏览过的网页数量。

通过圈选定义的页面浏览量(web/app/小程序)

可以定义一个页面,也可以定义一组页面,统计定义页面的浏览量。

第四部分:事件级指标

可以通过圈选和创建自定义事件来实现

通过圈选定义的元素指标化后(web/app/小程序)

通过圈选定义的元素,在使用的时候,会指标化为「该元素点击 / 浏览的人数或次数」。

自定义事件(web/app/小程序)

通过打点实施创建自定义事件。

预定义维度

第一部分:用户来源维度

通过用户来源了解用户是怎样来到你的网站上的。

1.访问来源(web/app)

网站的流量来源,可以是百度,谷歌,优酷等站外渠道,也可能是直接访问*该网站。可以通过设置 UTM 参数来确定流量具体是哪个广告带来的。

访问来源中微信类来源: 微信目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流量来源。一般不考虑广点通等付费推广的话,微信渠道上很多H5\WEB等有非常成熟的使用和分享、获客场景,根据微信环境中打开的数据参数,GrowingIO 识别了几种微信环境访问 H5/PC 的分类,常见的用例有这样几种:

访问来源:具体值

场景

解释

微信-其他

扫描二维码在微信中打开H5页面查看

如果不使用GrowingIO生成具体的追踪链接,仅可以识别微信环境打开;如果想要识别具体的二维码的信息,例如那篇文章的,哪个公众号等,详情可以了解广告监测链接的相关功能。

微信-公众号

公众号中查看图文消息-点击“阅读原文”

GroiwngIO会识别到微信的环境,微信会返回“公众号”访问来源链接(例如mp.weixinbridge.com),即可以判断出公众号的来源。

微信-朋友圈

朋友圈里查看分享的页面类链接

GroiwngIO会识别到微信的环境,同时微信会给出相应的技术参数,即可以判断为朋友圈打开。

微信-群聊

查看分享给群组的页面链接

GroiwngIO会识别到微信的环境,同时微信会给出相应的技术参数,即可以判断为群组信息中打开。

微信-单聊

查看分享给单个好友的页面链接

GroiwngIO会识别到微信的环境,同时微信会给出相应的技术参数,即可以判断为好友信息中打开。

微信-其他

扫描二维码在微信中打开H5页面查看

如果不使用GrowingIO生成具体的追踪链接,仅可以识别微信环境打开;如果想要识别具体的二维码的信息,例如那篇文章的,哪个公众号等,详情可以了解广告监测链接的相关功能。

微信-其他

公众号直接给文字/图片链接,用户打开

如果不使用GrowingIO生成具体的追踪链接,仅可以识别微信环境打开;如果想要识别具体的二维码的信息,例如那篇文章的,哪个公众号等,详情可以了解广告监测链接的相关功能。

微信-其他

打开分享到朋友圈、群聊、单聊消息中的URL链接

如果仅是URL,只会追踪具体的URL,但可以识别在微信环境中打开。

2.一级访问来源(web/app)

为便于分析使用,我们将访问来源进行了以下归类:直接访问、搜索引擎、社交媒体、视频媒体、新闻媒体、外部链接,六大分类。

直接访问

a.用户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了一个域名或使用书签进行访问;

b.从邮件中点击链接访问网站取决于电子邮件的提供商/程序);

c.从 Microsoft Office 或 PDF 文件中点击链接访问网站;

d.通过点击由原 url 生成的短链接访问网站;

e.通过 App 点击链接访问网站(比如今日头条、微博中的链接)(对微信做过识别,故此场景不适用微信);

f.通过点击一个 https 类型的 url 访问一个 http 类型的 url(比如如果点击 https://example.com/1 转到 http://example.com/2, 对于 example.com/2 的分析会认为是直接访问);

g.部分浏览器(特别是移动端浏览器)会把搜索跳转当成直接访问。

搜索引擎

域名

来源方

google.xx.xx

Google

yahoo.com

雅虎

bing.com

必应

www.baidu.com、m.baidu.com、bzclk.baidu.com

百度

so.com

360 搜索

sogou.com

搜狗

sm.cn

神马

youdao.com

有道

zhongsou.com

中搜

社交媒体

域名

来源方

facebook.com

Facebook

twitter.com、t.co

Twitter

web.telegram.org、org.telegram.plus、org.telegram.multi、

org.telegram.messenger

Telegram

linkedin.com

Linkedin

instagram.com

Instagram

weibo.com、t.cn、weibo.cn

微博

zhihu.com

知乎

renren.com

人人网

mp.weixin.qq.com

微信

由于目前微信已经作为一个较重要的访问来源,所以 GrowingIO 目前专门针对微信环境做了判定:如果 PC 网页或 H5 的访问是发生在 wechat 环境中,也会被归入社交媒体,而根据不同的微信后置参数,进一步区分访问来源,详情请看访问来源中微信来源的维度解释。

视频媒体

域名

来源方

www.youtube.com、m.youtube.com

Youtube

www.iqiyi.com

爱奇艺

v.qq.com

腾讯视频

v.youku.com

优酷

www.douyu.com

斗鱼TV

www.bilibili.com

Bilibili

新闻媒体

域名

来源方

open.toutiao.com、ad.toutiao.com

今日头条

xw.qq.com

腾讯新闻

news.sohu.com

搜狐新闻

外部链接

除直接访问及以上来源分类之外,其余全部算做外部链接。

3.搜索词(web)

您的用户群体使用搜索引擎在搜索框中输入搜索词,通过此搜索词的返回结果访问您的网站,我们会记录用户在搜索框中输入的「搜索词」。

GrowingIO会针对百度、搜狗、谷歌、360这4个搜索引擎的搜索词进行解析。

  • 谷歌的搜索词目前无法获取,包括所有浏览器。

  • 付费的搜索词正常情况下都能被解析到 --- 未付费的搜索词对于不同的浏览器存在不同限制,当在不同的浏览器上使用上述搜索引擎搜索,能解析到的关键词会被收集,不能解析的归为“[搜索引擎]自然流量”。

  • N/A表示,这部分流量不是通过搜索词访问的。

4.App 版本(app/小程序)

App 和小程序 的版本号

5.自定义 App 渠道(app/小程序)

自定义 App 渠道:

在APP集成SDK的时候,针对安卓用户,设置分包渠道。

案例:在「事件分析」横向柱图中添加不同的「维度」,可以查看不同访问来源下的页面浏览量情况。

通过「广告监测」设置 App 推广的维度值

通过「广告监测」设置网站推广的维度值

通过顶部导航栏进入「广告监测」功能,设置网站推广的字段:

支持自定义 UTM 参数

UTM 参数

使用方式

示意

广告来源 utm_source

标识投放的网站,例如:google、baidu、toutiao

utm_source=Google

广告媒介 utm_medium

广告媒介或营销媒介,例如:CPC、Banner 和 EDM

utm_medium=cpc

广告名称 utm_campaign

产品的具体广告系列名称、标语、促销代码等

utm_campaign=spring_sale

广告关键词 utm_term

标识付费搜索关键字

utm_term=running+shoes

广告内容 utm_content

用于区分相似内容或同一广告内的链接。如果在同一封 EDM 中使用了两个不同的链接,就可以使用 utm_content 设置不同的值,以便判断哪个版本的效果更好

utm_content=logolink or utm_content=textlink

UTM 渠道归因模式为非直接访问的最后一次访问。

案例:可以通过设置 utm 参数,选择相应的维度「广告来源」、「广告内容」、「广告名称」、「广告关键词」、「广告媒介」等,来监控投放的推广内容效果。

第二部分:地域信息维度

了解用户在哪里访问你的网站

1.城市名称(web/app/小程序)

web 基于 IP 地址,以城市作为维度值,目前只支持国内城市。 app 和小程序 基于 IP 地址和 GPS 。优先判断GPS值,GPS值缺失时,使用IP地址。

2.地区名称(web/app/小程序)

web 基于IP地址,该维度包含国内省级以上行政区,以及国外地区。 app 和小程序 基于 IP 地址和 GPS 。优先判断GPS值,GPS值缺失时,使用IP地址。

3.国家代码(web/app/小程序)

用户所在的国家的英文缩写,常见的维度值有:CN,US,JP,SG等。

4.国家名称(web/app/小程序)

用户所在的国家的名称,常见的有:中国,美国,英国,新加坡等。

技术说明:维度指为「未知」的原因:可能是用户使用的是移动网络,或开了代理。

5.微信用户所在城市(小程序)

6.微信用户所在省(小程序)

7.微信用户所在国家(小程序)

第三部分:设备信息维度

了解用户使用什么设备访问你的网站

1.网站/手机应用(web/app/小程序)

用于区分该设备是接入了 GrowingIO 的 JS SDK 还是 iOS SDK、Android SDK 等。

2.屏幕大小(web/app/小程序)

web 端是窗口大小,移动端是屏幕大小。

3.操作系统(web/app/小程序)

用户所使用的操作系统,比如 Windows 8 ,Windows 7 ,Mac OS X ,Android,weixin-iOS,weixin-Android。

4.操作系统版本(web/app/小程序)

同「浏览器」,但是会按照不同的版本进行区分,比如 Android 4.0 等。

5.操作系统语言(web/app/小程序)

统计不同的操作系统语言的使用情况,比如简体中文等。

6.浏览器(web)

用户所用浏览器的类型,比如 Chrome,Chrome Mobile,Safari,IE 等。

7.浏览器版本(web)

同「浏览器」,但是会按照不同的版本进行区分,比如 Chrome 47.0.2526 等。

8.设备品牌(Web/app/小程序)

将不同设备的品牌作为维度值。

9.设备型号(web/app/小程序)

用于区分具体的机型。

10.设备类型(app/小程序)

设备的类型,平板和手机。

第四部分:其他维度

页面级维度

对于 web 端可以这样理解: 用户先访问了 https://www.growingio.com/ 再访问了 https://www.growingio.com/circle

1.域名(web/小程序)

www.growingio.com 是这两个页面的域名。

小程序为appID.

2.页面(web/app/小程序)

对于 web 端可以这样理解: / 是 https://www.growingio.com/ 的页面。 /circle 是 https://www.growingio.com/circle 的页面。

对于 app 端可以这样理解: android : activity + fragment iOS : UIViewController

小程序:页面URL(不包括query)

3.页面来源(web/app/小程序)

这次访问中 https://www.growingio.com/circle 这个页面的页面来源是 https://www.growingio.com/ 。

事件级维度:当次事件发生时,对应的维度

4.设备方向(app)

可以理解为用户的手机时横屏还是竖屏。

5.元素内容(web/app/小程序)

通过圈选可定义的维度包括“元素内容“ 和 “元素位置“。

圈选某个元素时,如果该元素本身有 "内容"信息,即可用 "元素内容" 来统计该元素对应的指标。

6.元素位置(web/app/小程序)

如果该元素本身有 "位置"信息,即可用 "元素位置"来统计该元素对应的指标。

案例:我们在圈选时只能看到一种元素,但是可能用户看到的网站内容不一样,元素的内容也不一样,因此,当我们在定义一个元素时,要思考我们想要统计的是「现在这个位置的按钮点击情况」还是「这个位置上这个内容的按钮的点击情况」。常见于商品位、AB测试等使用场景。

如果想看这个位置上不同内容的点击情况,可以在「事件分析」中,选择「柱图」,用「元素内容」作为维度,来进行分析。使用「元素位置」作为维度来分析时,可以看到「元素位置」的值都是 2(因为在圈选时限定了元素的位置)。

7.时间(web/app/小程序)

以「小时」粒度切分时,代表当前小时的开始到结束; 以「天」粒度切分时,代表北京时间的 0:00-24:00。

第五部分:用户性别

1. 微信用户性别 (小程序)

Previous维度--事件的属性Next数据定义

Last updated 5 years ago

在小程序中,则自动获取小程序打开的来源。目前支持微信中60多种统计场景,例如:二维码扫码,群聊中点击分享的小程序卡片等。详情请见。

​

通过顶部导航栏进入「广告监测」功能,设置 App 推广的字段:

小程序特有维度。表示用户在微信端设置的所在城市。使用前提是小程序SDK获取到微信访问用户属性。详情请见 。

小程序特有维度。表示用户在微信端设置的所在省。使用前提是小程序SDK获取到微信访问用户属性。详情请见 。

小程序特有维度。表示用户在微信端设置的所在国家。使用前提是小程序SDK获取到微信访问用户属性。详情请见 。

在下图中,有一部分用户看到的按钮是「立即注册」,还有一部分用户看到的按钮是「免费试用」,因此,如果我想定义这个按钮的点击情况,不管是什么内容,那么就只「限定顺序」,不限定其他条件:

小程序特有维度。表示用户在微信端设置的性别。通常为男、女、未知(表示未设置性别信息)。使用前提是小程序SDK获取到微信访问用户属性。详情请见 。

小程序概览-获客场景
小程序SDK-微信用户属性设置
小程序SDK-微信用户属性设置
小程序SDK-微信用户属性设置
小程序SDK-微信用户属性设置